首页

伊轩女王合集

时间:2025-05-29 07:34:44 作者:碳路中国丨辽宁海城:“世界镁都”的绿色智造转型之路 浏览量:54393

  中新网辽宁海城5月28日电 (禹瑞斋 刘禹辰)因“世界镁都”而闻名的辽宁海城,历经粗放发展的阵痛,如今正以一场刀刃向内的绿色革命重塑产业格局。通过淘汰落后产能、拥抱智能技术、升级产业链条,这座千年矿都正探索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实践路径。

  这次改变始于对高污染产能的清退。海城一举置换186座轻烧反射窑,转而引入悬浮窑、智能化生产线,并建成全国首个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。AI监控系统实时追踪矿石开采、运输、加工全流程,电子围栏划定生态红线,数字化管控让每一吨资源“有迹可循”。

  “2024年,我们通过继续优化投入,并按照省里的要求,做到了‘一矿、一出口、一计量站’,完全实现了菱镁矿山源头管控的目标。”海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君看着菱镁智慧数据大屏介绍说。

海城市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。刘禹辰 摄

  12家省级绿色工厂与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拔地而起,多项专利技术填补国际空白。昔日的“力气活”,已蜕变为“拼技术”的技术范例。

  “通过自动化改造和智能化运营管理,公司的生产效率提升30%,综合节约能耗45%。”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总经理助理范世明指着正在运转的机器说道。

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。刘禹辰 摄

  转型不止于技术。海城打破“一炉一品”的单一模式,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。镁建材、镁合金等新兴产品崭露头角,防核辐射建材、高端耐火制品成为国际市场“抢手货”,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。

  “我们所打造出的防火墙,既隔音、又环保,并且把剩下来的尾矿包括矿渣粉、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,使其‘变废为宝’。”海城市大德广消防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付洪伟触摸着镁建材说。

  曾经的“矿山经济”正转向“绿色智造”,“依赖资源”正转向“驾驭技术”,现在的海城正将绿色基因植入城市肌理,辽宁海城的蝶变,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缩影。

  正如海城转型实践所印证: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,从来不是单选题。在这片曾饱经风霜的土地上,一曲绿色智造的交响正激昂奏响,为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海城经验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河北饶阳“中国龙”元素红木家具远销海内外

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,截至目前,我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突破410万个,5G网络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,实现了“乡乡通5G”。5G已融入80个国民经济大类,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。

中国唯一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庆祝成立70周年

既注重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,又讲求“十个指头弹钢琴”,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谋划部署,我们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,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,以重点突破实现整体推进,全面深化改革朝着“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”的目标不断迈进。

企业家“论道”乌镇峰会: 智能向善,何以成为可能?

一组组数据直观展现了郑钦文在2024年的出色表现:闯入WTA250级、500级、1000级、大满贯、奥运会和年终总决赛全部六个级别赛事的单打决赛;凭借445记ACE球(发球直接得分且对手未触球)强势领跑女子网坛;是公开赛年代以来首位在单赛季取得50场以上巡回赛胜利的中国选手……

山东临沂:“五一”夜游火爆出圈

同样来自文明古国——希腊的雅典大学教授埃弗里迪基(Evridiki Kefalid)兴致勃勃地向展示了自己刚刚在馆内拍摄的藏品照片。“我在大学里教授的是陶器相关的课程。我想把这些陶器、罐子都拍照给我雅典大学的学生看。” 她介绍道,自己有15个来自中国的学生。“我的中国学生应该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。他们也在努力从希腊学到更多的东西。当他们回来就会感觉到,世界各地的人们其实有很多共通点。”

(乡村行·看振兴)与春争“鲜” 茶 茶叶主产区江西抢抓春茶农时

2024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9周年。当日,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人、青少年学生、大学生志愿者等50余人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,回顾血火洗礼的历史记忆,重温民族荣光的历史时刻。1937年,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城后烧杀抢掠,犯下了滔天罪行,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一家九口人中的七口人被日军残忍杀害。当天,夏淑琴的曾外孙李玉瀚赶到纪念馆参加活动。现场,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分别宣讲了《高邮:最后一战》《抗战老兵手印》,缅怀抗战英烈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